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成都
创新引领 三轮驱动 再谱法治彭州新篇章
2018-07-24 16:52:48 来源:成都长安网


\r\n
\r\n
  自开展“七五”普法工作以来,彭州市按照“创新工作理念、挖掘优势资源、丰富宣传形式、打造普法品牌”的总体思路,不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2018年,彭州市突出重点,创新实践,再出法治建设新亮点。
\r\n
  
\r\n
  一、创新工作理念,“三着力”驱动普法品牌再提升
\r\n
  
\r\n
  彭州市历来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探索建立“三个三”模式,创新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助力彭州成功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树立起青少年法治教育彭州品牌。2018年,彭州市再度发力,助力品牌再升级。
\r\n
  
\r\n
  一是着力“多元共治”,联动普法。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由市司法局、公安局、综治办等多部门联动,整体推进、不断深化“法律进学校”。为建立校园周边法治良序,实施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对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的流动摊贩、交通秩序等进行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树立主动守法用法的法治观念。同时实施法治宣传攻坚行动,经常性开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治教育宣传活动,提升重点人群法律素养。
\r\n
  
\r\n
  二是着力“实践培训”,互动学法。进一步创新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形式,着眼于法治宣传教育模块化、项目化、实战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要求,探索与社会机构合作建设青少年法治训练营,完善普法专题课件、训练实践基地和“专、兼、群”师资队伍,科学设置法治训练营功能分区,开设阅读、问答、互动、体验、测试等训练项目,打造青少年“体验法治、践行法治”学法实体平台。促进法治宣传工作由“被动学习型”向“互动体验式”转变,树立“实战化”普法品牌形象,提升法治宣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r\n
  
\r\n
  三是着力“花式演绎”,趣味普法。今年在全市中小学校启动“法治小当家”评选活动,活动的最大特色是:参赛者可以采取任何形式、任何风格,诠释他们对法治的理解和感悟,“花式演绎”法治“主旋律”。舞蹈、快板、小品相声、情景剧……来自全市47所中小学校的选手们,释放天马行空的想像,用青少年最喜爱、最理解的方式,向自己的同龄人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经过海选、初赛和决赛三个环节,最后选拔出的“法治小当家”将作为“青少年普法员”,成为在中小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的中坚力量,带动更多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参与普法活动。
\r\n
  
\r\n
  二、创新工作举措,立体化驱动公共法律服务再提升
\r\n
  
\r\n
  彭州市积极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试点打造了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村(社区)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队伍为主角的“法律之家”,构建起了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公共法律服务新“业态”。
\r\n
  
\r\n
  一是打造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线下实体店”。以推进法律服务职能下沉、满足群众法律需求、深化基层依法治理为工作目标,加快推进村(社区)“法律之家”建设,优化布局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功能空间,进一步完善法治大讲堂“7+3”计划设施,将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司法考试等 “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摆进“法律之家”这个线下实体店,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法律服务。
\r\n
  
\r\n
  二是搭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线上平台”。推进“智慧普法”,搭载普法微信平台打造村(居)民“积分制”参与的“法治生活体验馆”,以分段式情景再现“以案说法”案例的方式实现体验式互动普法,群众通过参与答题累计积分,换取相应法治礼品,有效提升群众主动学法的积极性和参与率。大力推介既有的“法治成都”“成都法律援助”“法韵金彭”微信公众号和“法治彭州”微博等新媒体法律服务“线上平台”。指导建立“村(社区)法律之家”微信群,接受群众的线上咨询,即时解答群众的法律问题,广泛开展法治宣传。
\r\n
  
\r\n
  三是打造一站式综合性法治生活体验中心。依托“法治生活体验馆”线下宣传阵地,以互动性、趣味性强,服务性、实用性高为设计目的,以“教育、科技、体验”为核心设计理念打造的法治生活线下体验中心,设有互动法治游戏、智能学习、综合体验三大功能区。通过配备的触摸屏即可体验线上互动法治游戏,让体验者在轻松的娱乐氛围的中接受法治文化和法治教育;标准化电脑终端,开通法律服务在线视频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休闲沙发、抱枕、饮水机……家庭客厅式小型“咖啡吧”,专业律师定期值守,为来访群众营造出人性化法律服务氛围。同时,通过线上留言、意见反馈和线下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接受群众对法律服务质量的评估,根据群众意见改进法律服务机制,把“线下体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r\n
  
\r\n
  三、创新工作模式,“家和促进”驱动普法实效再提升
\r\n
  
\r\n
  全国首创城乡社区“家和促进”前端共治体系,着力体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推动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r\n
  
\r\n
  一是“三级”实化运行,诉源治理。搭建市级“家和促进”基地、镇级“家和促进”中心、社区“家和促进”单元“三级”实化运行载体,充分发挥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社区乡贤等社会力量作用,以家事纠纷服务需求为核心,同步辐射其他社区纠纷的前端治理,为群众提供家事“教育、普法、文化、咨询、疏导、调和、诉讼、帮扶”等八项重点服务,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从源头上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营造化解矛盾纠纷靠法的社会良序。
\r\n
  
\r\n
  二是“三大主体”高效统筹,共治共享。通过搭建“家和促进”前端共治的开放平台,广泛整合社会治理优势资源,有效拓展城乡社区治理主体的参与范围,高效统筹政府、社会和市民三大主体,以家事纠纷前端治理为切入点,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抓手,积极探索更为贴近城乡城区发展规律的基层治理路径,增强服务基层的能力,提升基层法治水平。
\r\n
  
\r\n
  三是“一看二问三查四核”,督查问效。通过普及家事法律法规,大力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常态化开展家事法治讲堂,借助社区自治议事平台进行法治学习等,传播家庭和谐好声音,构建邻里和谐好单元,形成“人——家庭——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基层社会”稳定链条,打造社会治理基础工程。同时建立专项工作台帐,将此类普法活动,及其他七项服务职能开展情况进行台账管理,强化督导考核,“一看二问三查四核”,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增强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