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层声音
凝聚法治力量 2017护航四川经济发展
2018-02-01 15:08:26 来源:四川法制报

\r\n
\"\"
\r\n
\r\n
一企业给省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送去锦旗
\r\n
  
\r\n
\"\"
\r\n
\r\n
2017年1月9日,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在天府新区挂牌成立
\r\n
  
\r\n
\"\"
\r\n
\r\n
检察机关对重大项目开展跟踪预防
\r\n
  
\r\n
\"\"
\r\n
\r\n
2017年12月29日,成都“摇号选房”新规发布后首个拿到住宅预售许可证的项目在成都公证处进行摇号
\r\n
  
\r\n
\"\"
\r\n
\r\n
什邡环保警察和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开展联合专项检查
\r\n
\r\n

\r\n
\r\n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九大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四川正处于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关键时期,2017年,四川政法机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我省对外开放、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管理、服务、防范、保障、监督等职能优势,为我省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让老百姓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r\n
  
\r\n
  A
\r\n
  
\r\n
  让法治护航改革开放大局
\r\n
  
\r\n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
\r\n
  
\r\n
  2017年,四川政法机关主动担负起服务保障改革开放发展之责,护航“一带一路”、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化解发展风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r\n
  
\r\n
  2017年7月29日,由国浩律师事务所联合成都律师协会、中国社科院蓝迪国际智库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合作峰会在成都举办,这是近年来国际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有关“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的论坛之一。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的34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签署合作章程,并宣布成立“一带一路”全球法律服务协作体。四川律师事务所主动“走出去”,也把境外律师事务所“请进来”,一批高端法律人才发挥着保障依法决策、防范经营风险、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企业权益的重要作用。12月,省司法厅、省商务厅、省外侨办、省法制办联合印发《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涉外律师人才库,争取在5年内培养50名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
\r\n
  
\r\n
  2017年8月28日,省检察院成都铁路运输分院服务保障“一带一路”检察室揭牌仪式在青白江区成都国际铁路港举行。检察室成立后,成铁检察机关将拓建检企共建范围,立足检察职能,为维护“一带一路”中欧铁路安全稳定发展和促进西南地区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r\n
  
\r\n
  探索“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创新,四川政法机关一直在路上。全省法院建设专门的审判机构和队伍,妥善审理涉外、涉港澳台企业投资、股权、货物贸易等纠纷案件,努力营造我省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r\n
  
\r\n
  在积极探索服务对外开放战略的同时,四川政法机关聚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用法治化手段实现“三去一降一补”,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r\n
  
\r\n
  全省检察机关围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贸试验区、天府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对正在建设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省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跟踪服务从未间断。
\r\n
  
\r\n
  德阳中院审理的二重司法重整案,被最高法评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十大典型案例之一。2017年以来,我省法院主动服务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破产案件审判,依法处理“僵尸企业”,稳妥有序推进“执转破”工作,指导国企改革任务较重的地区法院与政府建立“府院协同”机制,把握企业发展前景,促进优胜劣汰。积极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妥善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农业共营等涉农纠纷案件,保障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r\n
  
\r\n
  经济转型升级,更要防范化解发展风险。四川政法机关对非法集资、去产能、网约车等重大涉稳领域问题及时预警预防,有力化解了重大稳定隐患。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重点项目建设全程跟进护航,及时发现排除风险隐患,全年对14081件重大决策事项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缓实施103件,不予实施36件,有效化解了一批重大发展风险,为重大项目决策和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增强对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风险感知的敏锐性,对发展过程中的伴生性、趋势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主动预警预防。针对一段时间频发的无人机扰飞事件,公安机关持续加大打击和宣传力度,鼓励市民举报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无人机黑飞势头,确保了双流国际机场正常的生产运输秩序。
\r\n
  
\r\n
  B
\r\n
  
\r\n
  让司法保护为创新发展加上助推器
\r\n
  
\r\n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r\n
  
\r\n
  2017年,四川政法机关致力于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让法治成为创新发展的守护神,有效激发了大众创业创新动力。
\r\n
  
\r\n
  从贩卖熟食的摊贩“拿来”本地知名食品企业注册商标被指“冒牌”,到女歌手起诉文化馆称声音被盗用……2017年,省高院发布的四川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显示,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均有下降,表明我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长和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
\r\n
  
\r\n
  为积极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司法环境,我省法院在保护知识产权的专业化审理上下足功夫。2016年以来,我省法院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改革工作,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增设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对知识产权案件实行集中管辖,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成果”。2017年1月,在全国率先挂牌设立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有效整合并优化了审判资源,对于统一裁判尺度,提升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促进知识产权审判进入审判专门化、管辖集中化、程序集约化、人员专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成都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加快建设四川全面创新试验区、四川自贸试验区、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四川省建设引领型国家知识产权强省具有深远的意义。
\r\n
  
\r\n
  2017年,全省法院共审理知识产权案件4381件,比2012年上升90.40%。
\r\n
  
\r\n
  知识产权创造设立、运用流转、权利救济、纠纷解决、域外保护等环节,还需引进公证等法律服务。2017年8月,省司法厅出台一系列文件对推进公证创新发展提出具体要求,要求拓展创新金融领域公证服务、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公证服务、创新司法辅助公证服务、创新产权保护公证业务和创新“三农”领域公证业务,并在加强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面,遴选了4个公证处联合试点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r\n
  
\r\n
  在产权司法保护方面,省高院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指导、规范、提升全省法院涉产权纠纷案件审判工作。意见强调要依法严厉惩治各类侵犯产权的犯罪,准确把握经济违法行为入刑标准,要依法公正审理涉产权交易的合同纠纷、公司产权利益纠纷、知识产权、企业兼并破产等案件,要依法公正审理涉产权人利益的行政案件,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要依法保障产权人胜诉权益,依法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申诉案件。
\r\n
  
\r\n
  全省法院坚持各种所有制平等保护的原则,通过妥善处理各类涉及产权保护的案件,增强经济主体创业创新的信心和动力。在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和执行工作力度的同时,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保全措施,严格规范涉案财产的处置等,在保障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条件。
\r\n
  
\r\n
  C
\r\n
  
\r\n
  让司法筑牢绿色屏障
\r\n
  
\r\n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r\n
  
\r\n
  2017年,四川政法机关努力构筑生态保护的司法屏障,在环保战役中打出漂亮的一仗。
\r\n
  
\r\n
  2017年11月15日,眉山中院公开审理我省首例大气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并直播了庭审全过程。煤焦油作坊老板邓文平等4名被告人因犯污染环境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这起案件从接到群众举报,行政执法查处到移送司法,到公开审判,以案普法,彰显了司法在保障生态环境中的独特作用。
\r\n
  
\r\n
  企业违法理当受罚,但如何从源头让环保执法“硬”起来?2017年2月23日,在什邡市经济开发区一家化肥厂,环保警察中队民警和环境监察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开展了一场联合专项检查。有了环保警察“助力”,就算企业拒不开门,公安部门也有权抓现行,极大震慑了恶意污染环境的违法企业主。现在,覆盖全德阳的环保警察队伍已为百姓熟知,成为我省环保工作的一张响亮名片。
\r\n
  
\r\n
  在严惩污染环境犯罪的同时,政法机关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司法手段,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平武县法院判决的两起电鱼案件中,被告人在被判刑的同时被责令巡河;雅安中院在判决张某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一案中,责令其通过补种红豆杉树苗的方式,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在惩处不法行为的同时,我省法院强化了环境审判的预防和恢复功能,通过推广“补栽补种令”等方式,重视修复生态环境。同时,我省开展部分重大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提级管辖试点和生态扶贫试点,在打击破坏环境资源行为的同时,大力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r\n
  
\r\n
  2017年,全省法院系统15个集体、31名个人获得我省“十二五”打击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我省法院审理的3起案件入选最高法举办的“人民法院环资审判成果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全省法院在环保领域诸多“吃螃蟹”举措:集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理模式的68个专业化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已覆盖至全省各地重点生态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点景区;5A级景区或重点景区的基层法院已设立27个环保旅游法庭,153名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法官,加入这项环保事业。
\r\n
  
\r\n
  全省检察机关全面开展公益诉讼,围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安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4个领域,立案304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25件,提起公益诉讼4件。督促修复被污染、破坏、违法占用的林地、耕地、草原、湿地1400余亩,关停和整治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34家。19名食品药品领域违法责任人纳入市场准入“黑名单”。督促收回欠缴的国有土地出让金、人防易地建设费等,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亿多元。在全省检察机关的推动下,眉山、广元、甘孜、乐山、成都、巴中等地建立了生态环境修复基地,督促被告人签订生态复绿管护协议,完成植树复绿指标。
\r\n
  
\r\n
  D
\r\n
  
\r\n
  让经济犯罪无所遁形
\r\n
  
\r\n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防控金融风险,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要坚决治理市场乱象,坚决打击违法行为。
\r\n
  
\r\n
  当前,我国经济犯罪形势严峻复杂,部分行业和领域犯罪案件集中爆发,特别是社会领域经济犯罪与专业领域经济犯罪相互叠加,传统经济犯罪与网络经济犯罪交织共生,呈现犯罪成因多元性、复杂性。“商圈”“平台”“联盟”“货币”“慈善”“基金”“积分”“共享”“公益”等概念在人们投资视野中凸现,参与主体人员众多,具有涉众性、风险传导性、变异性等突出特征,直接危害国家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r\n
  
\r\n
  2017年以来,全省政法机关创新举措、通力合作,严厉打击和严密防范各类经济犯罪活动,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我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的经济犯罪案件金额超过103亿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达11.5亿元。
\r\n
  
\r\n
  2017年7月,一个短短一年就发展“会员”500多万名、“布施”金额数百亿元、分布全国31个省市区的特大传销团伙“善心汇”进入公安部门视线。当传销违法犯罪活动披上“慈善”的外衣,守好百姓的“钱袋子”成为当务之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我省各地公安机关依法对“善心汇”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犯罪问题开展打击查处,迅速对“善心汇”传销活动骨干分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检察机关依法批捕涉及全国31个省市区、四川参与人数超25万人的“善心汇”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系列案件41件56人。
\r\n
  
\r\n
  2017年,按照公安部部署,四川公安组织开展了缉捕追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的“猎狐2017”行动和打击风险型经济犯罪的“云端2017”专项行动,以查处非法集资和打击涉税犯罪、非法买卖银行卡信息犯罪、假币犯罪、地下钱庄犯罪为重点,有力维护了全省经济秩序。
\r\n
  
\r\n
  针对群众关心的各类侵犯财产权犯罪,全省政法机关利剑出击。严厉打击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行为,我省检察机关批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等犯罪人员809人,起诉1190人。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省检察院、省高院、省政府法制办、省公安厅等11个部门部署开展的专项行动中,2017年3月起至12月,全省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44件82人,起诉120件215人。
\r\n
  
\r\n
  同心共筑平安梦,主动作为助振兴。从打击犯罪、护航发展,到保障民生、维护民安,我省政法机关始终不忘初心,积极为治蜀兴川贡献法律智慧和法治保障,在保障服务经济发展中再立新功。
\r\n
  
\r\n
  记者:曾晶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