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营时,遇到暴徒袭击,如何利用手边的物品,凳子、扫把、雨伞,甚至锅铲,进行自身防护”“通过盾牌、警棍、抓捕叉组合运用,对暴徒进行先期控制”.....演练现场
商户代表与安保力量作为“商铺联勤”成员组成最小作战单元,各司其职,协同处置,自防自救、邻里互助,打造治安防控新模式。
为迎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力量,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关口前移,高新公安建立“商铺联勤”机制,对商铺及安保力量展开实战培训。
“商铺联勤”
“商铺联勤”是高新公安分局结合“微网实格”总体思路开展的专属网格工作机制,“商铺联勤”要求保安商户之间要联防联控联治,更关键的是熟悉防范和突发事件处置技能,一旦发生突发暴力事件,商户和群众能第一时间开展自救互助,最大限度减少人身财产的不必要损失,并为公安专业处置力量的到达争取时间。截至目前,这样的突发事件处置演练已开展了11轮次,覆盖了高新商圈25个“商铺联勤”示范点,约300余家商铺,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城市侧治安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商铺联勤”只是高新公安落实落地“疏网理格”工作的有效实践之一,成都高新公安按照市局深化“微网实格”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将社区警务队工作融入“微网实格”社会治理的工作措施,在警务室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警企共建、反诈宣防、社会面治安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水平,将公安力量延伸到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实现一流工作体现在网格。各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以“梳网理格”工作为牵引,推动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确保分局“深耕计划”落地见效。
亮明身份广开渠道
各派出所依托“警民联系栏”、“警务管家展示栏”、“警校共育栏”等载体,将社区民警联系方式向群众公布,方便群众联系民警、咨询公安业务、反映治安问题。并认真落实“社区民警微信警务室”的建设,拉近辖区群众与民警的警民关系,通过微信群在线上为群众答疑解惑,并利用微信平台、落实的 e 码覆盖工作,微网实格人员、红袖套等渠道,高效收集社情民意,优化户政办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实现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路,提高辖区居民“三感”。
群防群治“大联巡”
建立警企、警民联动的全天候、全覆盖的治安防范“大联巡”工作模式,提档升级巡逻防控体系,实现派出所警力与群防力量无缝对接、同步联防。由派出所牵头,发动街道综治、社区力量、商圈保安、小区物业、“义警”等社会综治力量全力参与社会面巡逻防控。网格员、微网格员在小区和治安重点区域开展日常巡查。并依托“1+3+N”警务机制,发动群防力量,强化扫楼护院,增强热点商圈应急防范能力,实现警民联勤联动,共建共治,齐抓共管新格局,为辖区商圈营造合作、竞争、共赢的良好氛围。
“新型治安工作站”
各所通过在辖区大型楼宇、广场全面推广建设警务工作站,围绕着守护群众平安、方便群众办事、化解群众矛盾、动态安防宣传四大职能任务,将传统办公室工作模式下沉至“新型治安工作站”。楼宇工作站,集中警力全力化解辖区楼宇在涉企矛盾、安全隐患、部门协调等方面的难题,切实助企纾困,提供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实现与企业点对点良性互联互动夯实基础。同时,引导更多的企业在涉警信息搜集、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智慧公安建设等方面提供科技智能支撑,筑牢警企结对共建共赢链条,形成“公安助平安,企业协治理”的警企共建共赢新局面。
防范宣传全覆盖
为全面提升辖区群众的防范意识,各派出所通过“社区警校”、举办主题活动、反诈体验馆、张贴反诈宣传资料、传播反诈宣传短视频、深入小区院落学校等方式,对辖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公司进行个人安全、防入室盗窃、电信诈骗的培训。另外,各派出所坚持 “国家反诈 APP”、“蓉城反诈卫士“的推广注册。加强对辖区银行网点、三大运营商断卡行动的宣传、指导,建立两卡告知书制度。通过多渠道防诈宣传,辖区居民反诈意识普遍增强。
营造氛围浓厚
为深入落实梳网理格工作,各派出所还积极动员各群防群治力量通过背心、袖套等方式营造专群联动的氛围。通过专群联动的氛围营造,不但提高了街面防范的见“警”率,也通过感染性,让群众对这种方式更熟悉,提升更多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意愿和可能性。
肖家河派出所针对小区院落住户,订制了具有辖区特色的宣传冰箱贴,替代了传统警民联系卡,便于群众保存。
成都高新公安
将持续以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为指引
奋发勇为、多措并举、深耕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