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层治理
成都市司法局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 绘就成都基层治理新“枫”景
2024-02-07 15:38:53 来源:四川法治报

近日,成都市锦江区书院街某老旧院落居民因电梯加装一事产生纠纷,因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向书院街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求助。

书院街调委会受理后,成都市锦江区司法局和调委会立即组织调解力量,对住户情况进行摸排,开展沟通,找准主要矛盾点,逐项研究制定调解方案和思路,并邀请电梯公司技术人员、二手房经纪人、律师等针对相关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帮助解决分歧。经过多轮沟通和调解,最终促成该小区全体业主以投票的方式,通过了半层入户的电梯加装方案,该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2023年以来,成都市司法局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保障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高效能治理上积极作为,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整合解纷资源、健全防范机制、提升服务质效,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着力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风险,全力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助力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提能增效,努力为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2023年,成都市2个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7名调解员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夯实基础  人民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

如何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于未然,是基层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为健全基层调解组织网络,2023年,成都市司法局指导全市261个镇(街道)和3044个村(社区)全面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起了纵向贯通、横向联通、一站化解的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实现了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

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为切实提升人民调解专业化、职业化水平,2023年,成都市依法推选了人民调解员2.2万余人,选聘专职人民调解员3206人,并分批次、分层次开展全员轮训。同时,对所有在册调解组织和调解员进行全面梳理,引导调解员积极作为、主动扛事,有效杜绝了调解组织“失能”和调解员“挂名”的情况。在持续抓好交通、医疗、物业、劳动争议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成都市还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动人民调解向金融、家装、中药材、互联网、寄递物流等行业协会、商会、市场和园区延伸,目前已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298个。为提升重大矛盾纠纷化解质效,成都市还广泛吸纳各领域专业律师、调解骨干、法学专家、行业专业领域专业人士等人员,建立了500余人的市县两级人民调解专家库。

源头治理  将矛盾纠纷化解于微末

群众“一扇门进出”、纠纷“一揽子调处”、矛盾“全链条化解”……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成都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源头治理的理念,不断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分类“吹哨响应”机制、分层流转闭环机制、线上融合共享机制,解决群众“多地跑”“折返跑”问题,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2023年9月4日,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某村村民周某的婆婆去世后,丈夫秦某的兄弟姐妹因遗产分配起争执,来到青白江区司法局清泉司法所寻求帮助。清泉司法所当即组织镇、村两级调解员和村法律顾问组成调解小组调处这起遗产分配纠纷。针对母亲去世后安置房处置、社保卡余额分配、丧葬费补助分配等问题,调解小组成员与秦某兄弟姐妹几人逐个进行“背靠背”协商,从法与情两方面入手开展调解,这起遗产继承风波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怨气”变为“和气”,将“烦心”变为“舒心”。成都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一般性纠纷,由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随时随地随手调;对行业性、专业性纠纷,由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对口化解;对疑难重大纠纷,由“1+3+N”重大矛盾纠纷化解专班(即1个领导小组+1名局领导、1名业务骨干、1名联络员+N名专家型调解员)牵头,联合各方解纷力量合力攻坚,实现社会矛盾纠纷分流化解。

为防止矛盾纠纷的“星星之火”因疏忽而成“燎原之势”,成都市紧紧围绕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矛盾领域,常态化开展村(社区)每周一次、镇(街道)每半月一次、区(市)县每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并依据风险等级进行分类预警、研判评估,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风险传导链条进行梳理和指标监测,实现矛盾风险的精准预测、精细预警和精准预防,确保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对不适合调解或经多次调解不成功的矛盾纠纷,在积极做好疏导工作的同时,及时引入其他法治方式妥善解决,实现社会矛盾纠纷全过程防范处置。

2023年,成都市累计开展社会矛盾纠纷隐患排查9.5万余次,有效预防纠纷1.9万余件;同时综合运用随手调解、专业调解、包案调解、联合调解等多种形式,累计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9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5%。

品牌引领  培育“领头雁”激发新动能

2023年4月12日,成都首家“石榴籽”调解工作室在武侯区浆洗街街道少数民族工作站正式揭牌并实质化运行。

依托“三所一庭”(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巡回法庭)联调团队,武侯区“石榴籽”调解工作室为辖区群众提供一站式“诉讼咨询+普法宣传+纠纷调处+司法确认+巡回审判+执前督促”法律服务,调解过程中注重发动“德古”“苏易”“路吉达克”等民族解纷力量,灵活运用“两法融合”调解方法,将具有普遍约束力、公信力的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调解依据,拉近当事人的心理距离,获得心理认同。

为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调解服务品牌,通过“领头雁”的示范效应激发人民调解新动能,2023年以来,成都市司法局按照“基础类”“行专类”“派驻类”“个性类”四个不同类别,在全市培育孵化了88个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调解工作品牌,并充分发掘不同地域、领域的调解文化和工作特色,打造人民调解工作标杆,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以规范的建设、专业的团队和精准的服务,引领带动全市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高质量发展。

同时,成都市司法局还鼓励有条件的商会、行业协会等成立民办非企业调解组织,目前已成功培育成都多元民商事调解中心、成都国力民商事调解中心等民办非企业调解组织20余个。结合不同地域特色,打造“五老调”“一碗茶”等特色调解名片,广泛动员党员、律师和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等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了双流红海棠“法之翼”党员志愿服务队、高新朝阳社区矛盾调解员志愿服务队、成华邻里调解志愿服务队等人民调解志愿服务队伍,热心帮助广大群众化解身边“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