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司法改革下的成都智慧检察
2018-02-27 10:07:20 来源:四川法制报

\"\"
\r\n
\r\n
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技术支持成都分中心
\r\n
  
\r\n
\"\"
\r\n
\r\n
新都区检察院运用“三地四方一体”远程视频庭审系统办案
\r\n
  
\r\n
\"\"
\r\n
\r\n
涉案财物录入RFID管理信息系统
\r\n
  
\r\n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便以每年一个主题的步调向前迈进。五年来,成都市检察机关遵循司法规律,蹄疾步稳确保改革落地见效,目前已完成司法体制改革阶段任务,检察人员已实行分类管理,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检察权运行新机制初步建立。
\r\n
  
\r\n
  早在几年前,成都的智慧检察建设便已开始,他们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高检察机关办公、办案、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2017年7月10日,中央召开第四次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在这次会议上,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探索司法运行新模式成为司法体制改革的突破点。随后的9月1日,成都市检察院成立了以党组书记、检察长吕瑶为组长,分管副检察长为副组长,案管、侦监、公诉、民行、计财等多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检察机关大数据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建设领导小组。
\r\n
  
\r\n
  从科技强检到智慧检察,成都市检察机关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民需求和时代要求,如何在贯彻司法体制改革决策部署中不断调整工作方式?梳理近年来成都市检察机关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答案就在其中。
\r\n
  
\r\n
  信息化管理
\r\n
  
\r\n
  实现全程留痕
\r\n
  
\r\n
  此轮司法体制改革,目标是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其中,“高效”是可以在技术层面实现的。因此,成都市检察机关结合检察官办案责任制,首先在案件管理上下功夫。
\r\n
  
\r\n
  卷宗数字化改革打头阵。成都市检察机关把电子卷宗作为规范司法、辅助办案的重要举措来推动,提前谋划。早在多年前,成都市检察院就率先启动卷宗数字化改革试点,自2013年“自侦、死刑、命案”三类案件开始,拓展至全部刑事案件100%卷宗数字化。据统计,成都市两级检察机关共制作电子卷宗87273件。2015年初,成都市检察院与成都市公安局会签文件,培训全市公安机关规范制作电子卷宗,率先实现成都全市批捕、公诉案件电子卷宗由公安机关“同步移送”,在辅助检察官办案和促进规范侦查等方面成效显著,这一改革也解决了律师“阅卷难”的问题。
\r\n
  
\r\n
  此外,成都市检察机关为案件管理部门和办案部门配备高速扫描仪并加强人员培训,探索检察内卷全面数字化工作,为实现“无纸化评查”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推进和拓展电子卷宗的深度应用,依托电子卷宗辅助阅卷、生成审查报告等诉讼文书、支持出庭示证等。
\r\n
  
\r\n
  电子卷宗全覆盖为案件全程管理打下基础,增强了内部纠错能力。据介绍,成都市检察机关已在2012年实现案件入口管控,去年更是全面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分案;办案流程管控,梳理办案风险点,发出流程预警;办案质量管控,开展案件质量评查。而网上办案的全程留痕恰恰为员额检察官考核提供了大数据支撑,为司法责任制做好跟踪记录。
\r\n
  
\r\n
  说到跟踪记录,成都市检察机关还立项研发了“检察机关刑事诉讼涉案财物RFID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查封扣押冻结处置财物行为进行动态监控,确保个案相关财物信息走通侦查、起诉、审判、处置整个流程,具备“智能物联”“条块共享”“全程监控”等三大特点。2016年4月20日,成都市检察院新建的涉案财物保管室投入使用,管理系统上线试运行。据悉,涉案物品入库时均要绑定一个RFID(射频识别技术)标签,专门的存放区域设有RFID接收器,物品信息与办案环节、处理期限结合,实现入库登记、在库清点、出库审核、处理超期预警等功能。这样的管理系统不仅仅实现了对“物”的跟踪监控,还实现了对“人”的实时监控,在成都市检察机关涉案物品保管室集中监控平台的支撑下,相关人员一旦进入保管室,均被实时记录、监控。
\r\n
  
\r\n
  远程视频全覆盖
\r\n
  
\r\n
  庭审、提讯即时通
\r\n
  
\r\n
  一直以来,检察官习惯于奔波于法院、看守所,路程的往返严重挤压了时间,进而影响了办案的效率。这五年中,成都市检察机关将远程视频用于提讯和庭审,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窘境。
\r\n
  
\r\n
  2015年6月,新都区检察院在全省率先建成并成熟运用“三地四方一体”远程视频庭审系统,这一经验在全省推广。系统中的四方即控、辩、审、被告,三地就是检察院、法院、看守所。据介绍,该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突破传统庭审模式,从法院、看守所、检察院三点一线到点对点即时通讯,线上开庭、线上判决,实现轻微刑事案件开庭审理信息化、网络化。同时,该系统对庭审活动全程记录并自动刻录存盘,公诉人通过实时收看或回看庭审实况,强化庭审监督。数据显示,使用该系统庭审的案件,平均用时10分钟并当庭宣判,办案周期由过去的平均20天缩短至5至7天。在提升公诉工作效率的同时,突破诉讼公开时间、空间限制,使诉讼活动适时、全面接受监督,进一步提升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截至目前,新都区检察院累计适用该系统结案280余件。该项工作已在全市作出安排部署,要求2018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r\n
  
\r\n
  而远程视频提讯系统已经在成都市两级检察机关全面建成。2017年7月以来,成都市检察机关先后制定了《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公诉办案远程视频讯问指导意见(试行)》《成都市检察机关公诉办案推进远程视频讯问工作实施方案》,以成华区检察院、双流区检察院、温江区检察院、彭州市检察院、都江堰市检察院5个基层检察院为试点单位,重点推进、积累经验。目前,全市21个基层检察院已全部建成远程视频提讯系统,并逐步推广应用。建成的远程视频讯问室具备远程讯问、电子笔录、远程物证展示、远程打印等功能。各看守所远程提讯室均已建成,设备状态良好。截至目前,全市公诉部门共使用远程视频讯问系统办理案件800余件1000余人,单次最高半天提讯人数由原来的4人提升至10人,有效节省了提讯时间,提高了办案效率。
\r\n
  
\r\n
  业务系统升级
\r\n
  
\r\n
  大数据智能辅助办案
\r\n
  
\r\n
  智慧检察建设,要求检察机关的各个业务条线信息化、智能化,各类平台数据的兼容成为重点。五年来,成都市检察机关深化拓展侦查监督、完善审判监督、推进刑事执行监督、建设控申举报四类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与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对接。
\r\n
  
\r\n
  侦查监督方面,在信息平台增加继续侦查取证和补充侦查取证模块,及时发现并向侦查机关提出证据,加强对(不)捕后侦查机关怠于侦查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审判监督方面,平台上实现动态汇总判决文书,从自动分析办案数据中发现审判监督事项,建立案件数据库,完善统计、分析功能等方式,实现对类案和普遍性违法事项的有效监督;刑事执行监督方面,搭建刑事执行违法监督、监外执行违法监督、检察日志、日常检察、监督数据分析、对外数据交换等功能模块,梳理刑事执行活动中容易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形成监督事项;控申举报方面,通过平台实现两级院、基层院之间平台信息共享,进一步规范接访工作,统一答复口径和处理结果。
\r\n
  
\r\n
  除了内部业务系统的升级提档,成都市检察机关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在为民服务的系统上也做了改变和更新。2016年,成都市检察院在四川省率先建设启用“行贿犯罪档案互联网查询平台”,并于去年8月在“成都信用网”开通行贿档案查询专栏拓展了查询渠道。另外,记者了解到,成都市检察机关还建立涉检信访网上网下“一站式”工作体系,将控告举报、申诉受理、视频接访、12309举报电话等工作整合在以门户网站为主的互联网平台上,开展网上预约接访、远程视频接访,实现网上受理、网下办理、网上答复。
\r\n
  
\r\n
  据悉,经最高检授权,成都市检察院建成了全国检察办案系统唯一的技术支持分中心。司法鉴定实验室通过国家评审认证,办理各类鉴定案件582件,为其他检察机关出具鉴定意见52份。目前,全市4个检察院建成全国、全省“科技强检示范院”。
\r\n
  
\r\n
  记者:王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