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成都推进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改革攻坚
2018-08-02 09:56:00 来源:四川法制报

  优化发展软环境 提升城市软实力
\r\n
  
\r\n
 \"\" 
\r\n
  
\r\n
  成都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德运(主席台中)通报三项攻坚计划的相关内容
\r\n
  
\r\n
  本报记者曾昌文文/图
\r\n
  
\r\n
  作为西部地区的超大中心城市,成都市当前实有人口超过2000万,社情民情的复杂性、城市文化的多元性、风险挑战的多样性,对城市治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成都如何实现高效能社会治理?7月6日至7日召开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给出了答案
\r\n
  
\r\n
  7月12日,成都市召开的“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德运表示,按照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成都市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以下简称《攻坚计划》)部署,成都将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创造高效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攻坚,深入推进高效能社会治理。“这是成都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件惠泽民众、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部署。”王德运说。
\r\n
  
\r\n
  记者从《攻坚计划》的牵头起草部门——成都市委政法委获悉,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指出,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持续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城市治理体系,大力推进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城市治理新路子。
\r\n
  
\r\n
  攻坚任务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r\n
  
\r\n
  目标要求: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r\n
  
\r\n
  基础条件:成都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是全国唯一连续三届荣获“长安杯”的副省级城市,但在金融、政府债务、房地产、社会稳定等领域依然存在风险隐患。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了“五个不发生”目标,守住了“大事不出,小事可控”底线。
\r\n
  
\r\n
  四项行动
\r\n
  
\r\n
  行动一:深入开展维护政治安全专项行动,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突出抓好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四个方面重点工作,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r\n
  
\r\n
  行动二:深入开展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健全完善群众权益保障、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机制,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妥善解决各类特殊群体合法利益诉求,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民心基础;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构建房产物业、劳资纠纷、“邻避问题”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体系,依法加强网约车、互联网餐饮等新业态行业监管,从源头防范化解矛盾纠纷;重点防范化解好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市属国企债务风险,防止发生重大系统性风险。
\r\n
  
\r\n
  行动三:深入开展维护公共安全专项行动,创造平安的城市环境。加快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好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加快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安整体水平;全面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构建与超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深入开展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综合整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切实加强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和动态管理,大力实施“三治一增”,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和生态环保风险,让成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r\n
  
\r\n
  行动四:深入开展社区发展治理专项行动,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深入开展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集中攻坚行动,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健全居民议事会制度,培育壮大社区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社区居民自治良好局面;深入推进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深入推进网格整合,促进网格、职责、队伍、信息平台、工作流程、数据资源融合,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全面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市民的认可度。
\r\n
  
\r\n
  攻坚任务之: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r\n
  
\r\n
  目标要求:创造高效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
\r\n
  
\r\n
  基础条件:成都的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显著提升,已全面建成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减证便民”经验得到国家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要求全国推广,新媒体服务群众办事大厅矩阵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办件量最多的新媒体网络理政平台。
\r\n
  
\r\n
  四个转变
\r\n
  
\r\n
  聚焦工作短板,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政务服务供给水平,实现四个转变。
\r\n
  
\r\n
  转变一:推进政务服务由网下向网上转变。加快推动业务信息系统接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形成三级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查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一般事项“不见面”,实现咨询、申报、预审、办理、反馈全流程上网。
\r\n
  
\r\n
  转变二:推进线下事项由多门办理向一门通办转变。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实现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分类设置综合窗口,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健全全覆盖、普惠制企业服务体系,优化“双创”一站式服务大厅,加强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工作保障,探索开展“证照分离”“照后简证”改革,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r\n
  
\r\n
  转变三:推进办事程序由繁琐向简约转变。以企业和群众办件量大的高频事项为重点,全面推行合法合规事项“马上办”,同一事项同区通办,部分事项跨区通办,复杂事项“一次办”;建设全市统一的智能化审批系统,实现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智能办”。
\r\n
  
\r\n
  转变四:推进信息数据由分散独立向共享共用转变。加快推进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统筹建设“云、网、端、数”四位一体政务云平台,建设两级城市智慧治理中心和城市融合服务平台,完善全市统一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
\r\n
  
\r\n
  攻坚任务之:对标国际通行规则
\r\n
  
\r\n
  目标要求: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r\n
  
\r\n
  基础条件:近年来,成都深入推进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加快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06条,已与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在蓉世界500强企业达281家,已与德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共建高水平国别园区。但对照世界银行国际营商环境评估标准体系,成都在企业开办审批、施工许可办理、双向投资管理、国际性商务配套服务等方面还比较薄弱。
\r\n
  
\r\n
  行动计划
\r\n
  
\r\n
  紧紧抓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节点的历史机遇,奋力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努力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r\n
  
\r\n
  计划一:营造更加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全面推进企业办照“零见面”“最多跑一次”和“三天办结”的“013”工程,切实提高市场主体对成都准入环境的满意度;建立企业注册登记“容缺后补”制度,简化建设项目行政许可流程,实施“一家牵头、一口受理、同步审批、告知承诺、限时办结”,大幅减少施工许可证获取时间。
\r\n
  
\r\n
  计划二:营造更加自由的市场环境。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拓展多元化缴税方式,全面落实减降税费政策;加快制定促进新经济发展和有效监管的政策措施,优化新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推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建立更加便捷完善有序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r\n
  
\r\n
  计划三:营造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扩大资本的开放领域、优化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准入环境,对资本形成更大吸引力,把成都建成国际一流的投资环境新高地。
\r\n
  
\r\n
  计划四:营造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构建全市市场主体监管平台,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综合执法监管机制,积极争取设立市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检察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营商环境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不断强化与国际接轨水平。
\r\n
  
\r\n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四项行动
\r\n
  
\r\n
  ●深入开展维护政治安全专项行动,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
\r\n
  
\r\n
  ●深入开展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r\n
  
\r\n
  ●深入开展维护公共安全专项行动,创造平安的城市环境
\r\n
  
\r\n
  ●深入开展社区发展治理专项行动,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