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能政法
大邑:弘扬“新枫桥经验”,创新“无讼社区”建设
2018-07-26 19:32:34 来源:成都长安网


\r\n
\r\n
  “无讼社区”建设缘起于诉源治理的现实需要和对法治社会建设的美好追求,是大邑县继承弘扬“新枫桥经验”的基层实践。近年来,该县以“四个强化”为抓手,通过搭建三级平台、构建“1+N”工作体系,在营造“无讼”文化、强化队伍建设、发动群众力量等方面着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依托“无讼社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经依法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工作开展以来,诉讼案件诉前分流1585件,司法确认752件,调解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8.77%,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r\n
  
\r\n
  一、强化组织领导
\r\n
  
\r\n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大邑县“无讼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委政法委、县社治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等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以县两办名义出台了《关于开展“无讼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县级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把“无讼社区”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构建活动作为一项长远工作,制定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建立了监督检查、考核评估和个案补贴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目标导向,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措施、有管理。
\r\n
  
\r\n
  二、强化平台体系建设
\r\n
  
\r\n
  (一)搭建三级平台。依托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集成打造县诉非对接中心;依托三个派出法庭打造诉非对接分中心;依托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打造诉非对接工作站。架构连锁式三级诉非对接平台,打通诉非对接通道,确保平台运行顺畅,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形成解决纠纷的合力。截至目前,已打造诉非对接中心1个,诉非对接分中心3个,诉非对接工作站5个,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全覆盖诉源治理工作格局。
\r\n
  
\r\n
  (二)健全“1+N”体系。立足社区,高标准打造“试点示范”,以诉非对接中心建设为抓手,整合法院“和合智解”e调解、人民调解、律师调解、公证调解、劳动仲裁调解、公调对接、访调对接等N个调解力量,由县法院、县公安局、县人社局、县司法局、县信访局作为责任部门共同推进,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途径,创新基层综合治理,打造一个走进社区的综合性调解体系。
\r\n
  
\r\n
  三、强化工作措施
\r\n
  
\r\n
  大邑县“无讼社区”创建工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支撑的“一核多元”治理机制,加强文化、组织与专兼职力量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程度,推动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合力预防化解矛盾的社会环境。
\r\n
  
\r\n
  (一)融入“无讼”文化。一是挖掘文化底蕴。大邑县是道教发源地,崇尚道法自然,大邑人注重民间调解而不愿意对簿公堂的传统思想仍然存在,大邑县挖掘、重构深植于民间的“无讼”文化传统,将地方“息争止讼”传统融入矛盾纠纷源头预防。二是注入时代特色。各乡镇(街道)社区结合实际制定“无讼公约”,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广泛宣传,营造和谐家庭、和谐邻里氛围,规范社区成员行为,优化社区民主自治。引入社会组织在社区、学校等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倡导讲道德故事、学道德模范、树道德新风。三是大力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和大邑电视台、《今日大邑》地方报纸的“平安大邑”栏目开展法治宣传。通过“法律七进”“法治大讲堂”等活动深入基层一线群众开展宣传,有效扩大了法治宣传覆盖面,提高了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r\n
  
\r\n
  (二)夯实调解组织。一是做实人民调解委员会。结合镇、村换届,调整充实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20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218个。二是拓展行业性调解组织。在建立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人民调解委员会、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消费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传统调解组织的基础上,根据大邑县实际,建立了企业家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经济开发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旅游行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三是多点布局调解阵地。以基层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为主阵地成立“多调联动”调解室46个,新建小区调解室19个、车站调解室2个、景区调解室3个、市场调解室3个、企业调解室15个。
\r\n
  
\r\n
  (三)充实调解力量。一是建立调解队伍专家库。整合各方力量,调动多方资源,建立了以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金牌调解员等为主体的调解队伍专家库,目前,专家库共有72人。为了突出专业性,实施“精准”服务,大邑县根据入库专家工作经历和专业特长,分为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12个专家组,为三级平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二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提高人民调解个案补贴标准,积极鼓励和引导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法官、老干部、老党员等“五老”人员加入调解员队伍。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方式先后打造了芙蓉社区王大爷调解室、安仁和众社区老吴调解室、董场镇赵老师调解室等品牌化调解室,培育了出江镇金秋调解室、沙渠镇企业家调解协会等社会组织。鼓励网格员参与“随手调”,418名网格员进村入户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将被动受理案件转为主动化解,变末端治理为源头预防,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三是加强教育培训。设立了调解培训学校,设置网络教育中心和现场培训中心,通过专家远程授课、观摩庭审、实地交流等多种方式培训基层调解员,实现了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提高调解员政策法律水平和调解纠纷能力。
\r\n
  
\r\n
  四、强化智能化运用
\r\n
  
\r\n
  大邑县依托多个信息系统,提高“无讼社区”创建信息化、智慧化和现代化水平。一是综合运用信息系统。充分运用 “9+X”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大联动·微治理”信息系统、网络理政平台、“962567大邑一号通”等,广泛倾听群众声音、搜集社情民意、发现纠纷隐患,对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快调处,及时进行诉非分流、息讼止讼。二是创新运用“雪亮工程+”。电脑、电视、手机三屏同传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服务,让法治宣传教育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开发运用远程视频法律咨询服务系统,让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及各援助工作站可远程咨询法律事项,群众在家中即可视频联系法学法律工作者,让法治建设的成果惠及群众。三是深度运用“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纠纷解决机制深度融合的新型互联网调解平台,平台设立了案件选择、纠纷引导、纠纷调解、纠纷确认、调解员评价、案例指导等窗口。双方当事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全市近400百余名调解专家和调解组织库里在线匹配对应专业纠纷类型的调解员,进行远程视频咨询、调解、确认。
\r\n
  
\r\n
  大邑县的“无讼社区”创建活动,为传统“无讼”文化注入了“新内涵”,在回应基层群众需求上发挥了“新功能”,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上扮演了“新角色”。大邑县弘扬“新枫桥经验”开展“无讼社区”创建,为探索新时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提交了大邑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