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能政法
抓党建 靠人民 重预防 打造\"枫桥经验\"成华版
2018-07-26 19:34:03 来源:四川法制报

  抓党建 靠人民 重预防
\r\n
  
\r\n
  打造“枫桥经验”成华版
\r\n
  
\r\n
  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世映
\r\n
  
\r\n
  大熊猫基地、工业文明遗址、339电视塔……成华区作为成都传统老工业基地以及成都最大的中心城区,当前正处于城市“拆旧”后的“更新”期和产业“解构”后的“重构”期,正处于加快由“生产”为主的传统老工业区向“宜人”为本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转型关键时期。为此,成华设下了以奋力谋划打造“文旅成华”区域品牌的目标,而在实现过程中,新旧矛盾也交织呈现,阻碍着目标推进进程,如何通过践行和创新“枫桥经验”来提升预防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是“枫桥经验”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核心,近年来全区政法战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预防为基点的“三个坚持”,构建“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在成效上实现了由管理到治理、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尤其是2017年体现在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加快推进了“文旅成华”打造,以及成都“中优”典范区建设。
\r\n
  
\r\n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打造社会治理命运共同体
\r\n
  
\r\n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优势在党建,成华区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突出党建引领作为贯穿社会治理的主线,健全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化“大党建”和网格化“微党建”纵横交织的组织架构体系。一是完善社会治理工作体制。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积极发动多元主体参与,大力推进企业、学校、医院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建立群团孵化中心和社会关爱援助中心,推动驻区单位、群团组织及社会人士力量互融互促。二是“大党建”横向整合资源。建立社区发展治理“联席会+调度会+N”制度,实现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街道全覆盖,选任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22名、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162名,全盘统筹整合部门街道、驻区单位资源力量。三是“微党建”纵向延伸服务。健全社区党委(总支)—网格党支部—院落党小组—楼栋党员骨干网格化组织体系,延伸党的触角,着力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成立网格党组织400余个,抓好居民小区、物业服务组织和业主委员会党的建设,建立地缘、业缘、趣缘、网缘等功能型党组织。深入开展“走基层”“双报到”等活动,全力推行1名党员义工定点1个社区每年服务公益不低于12天的“1112”机制,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社会不断壮大向上向善向美正能量。
\r\n
  
\r\n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服务治理融合共同体
\r\n
  
\r\n
  今年5月,成华区府青路街道财富又一城小区进行了第二次业主投票来决定是否续聘这里的物业公司继续提供物业服务,现在居民当家做主成了主流,好不好大家说了算,这种监督下物业公司不敢怠慢,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矛盾纠纷便自然大幅减少,现在的成华很多新盘小区、安置小区、老旧院落都是这么做。而它的根基就是“枫桥经验”中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来创新治理和服务融合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让社会治理深深扎根于群众中。一是优化基层自治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大联动·家空间”协商自治信息化平台,开展多元主体参与议事协商试点工作,构建以院落为基础的社区自治体系,成立环境物业、文化体育、人民调解等院落专委会,将“连心驿站”打造成生活服务、协商议事的居民自管站。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社区维权、矛盾调处等功能型社会组织,成立街道和社区枢纽型群团组织,凝聚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的动力活力。二是全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治理与服务融合互动的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网格工作专人专责,网格问题处置高效,基层治理智能精准,最终实现网格事件闭环解决。在此基础上结合“双报到”“挂包帮”“走转访”等工作,推动开展“领导下基层、干部沉网格”行动。三是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三级综治中心构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阵地,推动部门、街道、社区设立工作站。加快健全综治、卫计、公安、民政、司法、残联等单位参与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志愿服务人才库,通过多层次培训,提升志愿者、网格员、基层干部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救助服务水平。
\r\n
  
\r\n
  坚持以预防为基点打造防范化解社会风险共同体
\r\n
  
\r\n
  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心是预防,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关口前移、整体防控,实现了既能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能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战略主动战。一是把好风险评估第一关口。坚持把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前置程序,进一步完善等级预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围绕“全面落实年”重大项目建设,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都要严格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二是抓好隐患排除第一环节。加强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推广社区调解专家库建设,实现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进驻重点街道公安派出所。广泛发动工、青、妇、法学会、仲裁、公证、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深化“诉源治理”,探索司法社工培育机制,推动专业律师、心理辅导师、社工师等社会力量参与诉前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稳控在当地。三是实现案结事了第一目标。按照“化解存量、控制增量”的要求,以保障权益为前提,以依法办理为原则,全力推动案结事了。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包案、疑难信访问题会商、初信初访办理、信访督查问责等制度。深入开展排查重大社会风险、历史遗留问题、突出信访问题“三张清单”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群众难题,化解社会矛盾。